引起尊麻疹的原因很多,而病毒感染是其中原因之一,懷孕前3個月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期,若此時患尊麻疹應引起高度重視。對于已知有過敏原引起過敏的患者,應盡早避開過敏原。對于慢性尊麻疹患者必要時可用藥物預防尊麻疹的發生。
目前所有通過批準的抗組胺藥都沒有致畸作用?但高劑量的羥嗪、氯雷他定在動物實驗中表現出胎盤毒性。因此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羥嗪和氯雷他定都應盡量避免在孕婦中使用。沒有一種藥物是絕對安全的,除非這種藥物在保護胎兒方面所起的作用超過藥物本身可能引起的危險。
根據臨床研究,撲爾敏、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劃為B類藥物(動物實驗研究證明對胎兒無危害,但無人類的研究;或動物實驗研究證明對子代有不良作用,但人類研究中未發現有此類結果)。因此以上藥物在孕婦中的適應證為:臨床上明確需要用藥,用藥的益處大于對胎兒潛在的危害。使用最低劑量的撲爾敏或氯雷他定是孕婦使用抗組胺藥的選擇。孕婦服用西替利嗪的臨床經驗較少,它只能考慮為二線用藥。
哺乳期用藥:一些抗組胺藥能分泌至乳液中,但它們對新生兒是否有害不得而知。蕁麻疹會通過母乳傳播,西替利嗪、賽庚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輕嗪、氯雷他定和咪哩斯汀不推薦在哺乳期婦女中使用。因此哺乳期婦女使用抗組胺藥的適應證為:藥物臨床作用大于藥物對新生兒的危害,而且應盡可能短時期內使用盡可能低劑量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