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王剛的左側屁股上面長了一個痘痘,后逐漸增大像蠶豆大小,并且疼得厲害。室友們跟他開玩笑,說他可能得了青春痘。于是他就來到了附近一家醫院的皮膚科。醫生仔細檢查后,告訴王剛,這不是青春痘,而是“坐板瘡”。
醫生告訴王剛,坐板瘡,其實是一種發生于臀部的深部毛囊炎。此病常發于夏秋季,多因炎熱潮濕季節,久坐板凳,經常出汗,引發毛囊深部的細菌感染,從而導致此病發生。
醫生介紹,坐板瘡主要發生在臀部的經常受壓部位。初起時,為單個或多個的紅色丘疹。逐漸增大,可發展成丘疹性膿皰,變成紅色硬性結節。最后,坐板瘡的皮膚損害可能形成乳頭狀增生或形成瘢痕硬結,往往反復發作,病程持續數周或數月,不容易治愈。患者自覺瘙癢或有輕度疼痛,一般沒有全身癥狀。
王剛作為一名IT工作人員,經常坐在電腦前工作,很容易患這種病。醫生提醒王剛,炎熱的夏季是坐板瘡的多發季節,久坐的人們一定要重視預防該病的發生。
首先,要注意個人皮膚的清潔衛生,避免搔抓和擠壓患處。其次,要避免捂、熱以及過度流汗,不要穿太緊或太硬的褲子。再次,應使用透氣性能好的坐墊,通風降溫,以減少汗水對臀部皮膚的浸漬作用。另外,患者平時要盡量少喝酒,少吃油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增加纖維素物質的攝入,保持大便通暢。
最后,醫生給王剛開了羅紅霉素膠囊,以及一些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成藥。同時,要求他外用黃柏或苦參煎湯熏洗、坐浴。醫生說,這樣治療1周,病情就會明顯緩解。治療2?4周,就可望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