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看水色來判斷水質?在池塘養殖生產中最希望出現的水色有兩大類.一類是以黃褐色的水為主(包括姜黃、茶褐、紅褐、褐中帶綠等另一類是以綠色水為主(包括黃綠、油綠、藍綠、墨綠、綠中帶褐等)。
這兩類水色均是典型的肥水型水質,它含有大量的魚類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動物。相比之下,黃褐色的水優于綠色水。其水中所含濾食性魚類易消化的藻類相對比綠色水多。
黃褐色水的指標生物是隱藻類,在水生生物生態上又稱鞭毛藻型塘。這是由于大量投餌和施放有機肥料后,水中豐富的溶解氧和懸浮的有機物使兼性營養的鞭毛藻類在種間競爭中處于優勢,加之經常加注新水,控制水質,使鞭毛藻類占絕對優勢。這些藻類都容易被濾食性魚類所消化。
而綠色水中不易被濾食性魚類消化的藻類占優勢,其指標生物為綠藻門的小型藻體,這種水體的生物組成使濾食性魚類容易消化的藻類不易生長。
當然,在水體中投喂不同飼料和施入不同的肥料后,由于它們所含養分有異,培育出的浮游生物種群和數量有差別,水體也會呈現不同的水色。例如:如果向池中施加適量的牛糞、馬糞,池水則呈現淡紅褐色;施入人糞尿,池水則呈深綠色;施加豬糞,池水呈醬紅色;施加雞糞,池水呈黃綠色;螺螂投得多的池,水色呈油綠色;水草、陸草投得多的池,水色往往呈紅褐色。因此可以通過肥料(特別是有機肥料)的施加來達到改變水色、提高水質的目的,這也是池塘施肥養魚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