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魚池達不到養殖泥鰍的要求,就要加以改造。池塘如何改造成養鰍池?池塘改造一般有以下措施。
一是改小塘為大塘。把過去不規整的小魚塘,合并擴大,以提高魚塘生產力,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是改淺塘為深塘。把原來的淺水塘、淤積塘,清淤、挖深,保證魚塘的深度和環境衛生。
三是改漏水塘為保水塘。有些魚塘常年漏水,這主要是土質不良或堤基過于單薄。砂質過重的土壤不宜用來砌魚塘堤基。如建塘后發現有輕度漏水現象,應采取塘底改土和加寬加固堤基等措施,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最好在塘周砌磚石或水泥護堤。
四是改死水塘為活水塘。魚塘水流不通,容易引起魚類的嚴重浮頭、浮塘和發病,因此對這樣的魚塘,必須盡一切可能改善其排灌條件,如開挖水渠、鋪設水管等,要做到能排能灌,才能獲得高產。
五是改瘦塘為肥塘。魚塘進行了上述改造后,就有了相當大的水體,又能排灌自如,使水體充分交換,但如果塘水不能保持適當的肥度,同樣不能收到應有的經濟效果。因此,我們應通過多種途徑,提供足夠的飼料、肥料,逐漸使塘水轉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