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持續狀態是指哮喘嚴重發作時常規治療無效,持續發作在12小時以上。哮喘持續狀態是哮喘嚴重病理改變的一種表現,如果對其嚴重性估計不足或治療措施不當,會造成死亡的危險。哮喘持續狀態的主要表現是:呼吸急促,張口抬肩,喉中哮鳴,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焦躁不安.低氧血癥,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綃,心動過速,肺過度充氣。
診斷哮喘持續狀態需排除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上呼吸道梗阻或異物以及肺栓塞。哮喘危重的臨床指征是:充分藥物治療下病情仍惡化;呼吸困難得不到糾正;輔助呼吸肌收縮(胸鎖乳突肌收縮,“三凹”征);甚至神志恍惚;脈率>120次/分,呼吸頻率〉30次/分。哮喘持續狀態形成的原因較多,發生機制也較為復雜,哮喘患者發展成為危重哮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目前已基本明確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哮喘程序狀態的幾種表現:
(1)變應原或其他致喘因素持續存在:哮喘是由于支氣管黏膜感受器在特定的刺激后發生速發相及遲發相反應而引起支氣管痙攣、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造成呼吸道狹窄。如果患者持續吸入或接觸變應原或其他致喘因子(包括呼吸道感染),可導致支氣管平滑
肌的持續痙攣和進行性加重的氣道炎癥,上皮細胞剝脫并損傷黏膜,使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大量分泌甚至形成黏液栓,加上氣道平滑肌極度痙攣,可嚴重阻塞呼吸道,引起哮喘持續狀態而難以緩解。
(2)儉受體激動藥的應用不當和(或)抗感染治療不充分:目前已證實,哮喘是一種氣道炎癥性疾病,因此抗炎藥物已被推薦為治療哮喘的第一線藥物。然而,臨床上許多哮喘患者長期以支氣管擴張劑(如倫受體激動劑)為主要治療方案,抗感染治療不充分或抗炎治療藥物使用不當,導致氣道變態反應性炎癥未能有效控制,使氣道炎癥日趨嚴重,氣道高反應性加劇,哮喘病情日益惡化。而且長期盲目地大量應用倫受體激動藥.可使倫受體激動作用下降,導致其“失敏”,在這種情況下突然停止用藥可造成氣道反應性顯著增高?從而誘發危重哮喘。
(3)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哮喘發作時,患者汗出較多,張口呼吸,使呼吸道丟失水分;吸氧治療,濕化不足;藥物造成水分流失;加上呼吸困難,飲水較少等因素,使得哮喘發作時,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脫水。如此,造成組織脫水,痰液黏稠,形成無法咳出的黏液痰栓,廣泛阻塞中小氣道,加重呼吸困難,導致通氣功能障礙,形成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同時,由于缺氧,進食少,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增多,可合并代謝性酸中毒,在酸中毒情況下,氣道對許多平喘藥的反應性降低.進一步加重哮喘病情。
(4)突然停用激素.引起“反跳現象”:某些患者因對一般平喘藥無效或因醫生治療不當,長期不正規使用糖皮質激素,使機體產生依賴性或耐受性,一旦因某種原因突然停用激素,可使哮喘不能控制并加劇。
(5)情緒過度緊張:一些人對病情的擔憂和恐懼可通過皮質和自主神經反射加重支氣管痙攣和呼吸困難;另一方面,哮喘患者因哮喘發作和情緒緊張,可致晝夜不眠,體力不支;此外.家屬的精神情緒也會影響患者,促使哮喘病情進一步惡化。
(6)理化因素的影響:有研究氣溫、濕度、氣壓、空氣離子等,對某些哮喘患者可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迄今為止機制不清楚。有人認為氣候因素能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體液中的pH值、鉀與鈣的平衡及免疫機制等,空氣中陽離子過量也可使血液中鉀與鈣起變化,導致支氣管平滑肌收縮。
(7)有嚴重并發癥或伴發癥:如并發氣胸、縱隔氣腫,或伴發心源性哮喘發作、腎功能衰竭、肺栓塞或血管內血栓形成等,均可使哮喘癥狀加重。病情更危重者嗜睡或意識模糊,胸腹呈矛盾運動(膈肌疲勞).哮鳴音可從明顯變為消失。
多數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是在幾天內逐漸惡化的,但也有少數患者的哮喘急性發作,病情演變迅速,在幾分鐘到數小時內即可出現呼吸、循環衰竭危象,因此有人將發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哮喘分成兩類,即急性嚴重哮喘和急性窒息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