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模式的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根據我們調查研究的結果,目前養殖泥鰍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一是自己養殖自己銷售。這種養殖模式就是養殖戶自行將養殖的成鰍拿到菜市場銷售,或者是自己有專門的銷售渠道,這樣就可以減少中間環節,爭取養殖效益的最大化,缺點是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二是自己養殖供別人銷售。這種養殖模式就是養殖戶將養殖的成鰍以統價的方式賣給商販,商販將泥鰍篩選后,按規格或不同的市場要求再次出售。采用這種模式養殖時,一定要有可靠的銷路保障,在養殖過程中一是要注意養殖成本的控制,二是要盡可能及時提供更多的優質產品,三是要及時回收資金,以利再生產。一時沒能銷出去的泥鰍也不要積壓,可以另尋其他的買家。
三是走公司+農戶的路子。以一家泥鰍養殖公司為基礎.這家公司既可以是泥鰍的技術服務單位,也可以是供種單位,還可以是本地從事特種養殖的公司,由公司聯系一家一戶的農民從事泥嫩養殖.走公司+農戶的養殖路子.通過政府搭橋、基層干部引導和公司上門服務,發展成一支精于泥鰍養殖技術、防疫、加工、銷售的專業隊伍,形成了產、供、加、銷“一條龍”的新型購銷模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企雙贏。
公司+農戶模式最典型的經營方式是,由養殖戶負責提供養殖場所、負責籌措部分資金、提供勞動力,公司以低于市場價格為養殖戶提供優質的苗種,并指定技術員上門進行技術指導,養殖出來的產品由公司按當初合同上約定的保底價格回收。
四是走合作社的路子。目前泥鰍養殖大都還處于零星散養的模式,這種傳統的散戶養殖經營,規模性小,信息流通差,產品質量低,市場競爭力也低,往往會發生養殖戶增產不增收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呢?在新形勢下可以考慮創辦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依靠科技力量,充分發揮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的優勢和特點,以科技示范戶為基礎,加強對市場的分析預測,為定向、定位、定量組織泥鰍養殖和銷售提供決策依據,形成了一個技術、產、供、銷網絡。
作為合作社,就要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實行泥鰍養殖的科學管理,就要采取“七統一”的管理制度,即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用藥、統一質量、統一收購、統一價格。購買苗種時,由合作社統一聯系,邀請有資質有技術保障的公司送種到家,并負責技術指導。同時利用遠程教育、廣播、會議培訓、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傳授養殖技術。走合作社的路子不僅可以擴大當地泥鰍的養殖規模,還避免了養殖戶之間無序的相互競爭壓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