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誰也沒有神通,能夠一接觸膏體就知道護膚品的優劣,所以,對于護膚品的選擇,只能依賴品牌。在此我可以武斷一點肯定地說:至少85%以上的女性不會給予非品牌的化妝品信任感,但是,當你知道你看不上的那些藉藉無名的瓶瓶罐罐其實和你經常購買的品牌都來自一個工廠時,你會作何感想?“貼牌生產”的官方學名叫OEM,即OrignalEquipmentManufactuce的縮寫,OEM是甲方委托乙方生產某產品,產品生產出來之后貼甲方的商標,由甲方進行銷售,還有一種方式叫OBM,即甲方提供技術支持,乙方只負責生產加工,之后再貼上甲方的商標。
品牌依賴對于許多商家來說,的確節省了很大一筆成本——廠房、生產管理、機器、人力,并且產量還可以根據市場需要靈活變更,最重要的是,它使得許多缺少實力的中低端品牌在增加了生產量的同時,縮減了生產成本。從商家的角度來說,OEM是很好的方式。但是,咱們消費者一來要對自己的臉負責,二來要對自己的錢包負責,誰都沒有義務為化妝品商家節約成本而埋單,OEM廠家的質量是否都得到了有力的保證?生產過程中是否有人來嚴格監管?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然就不會有那么多關于化妝品質量的投訴。在這里不妨看看一組數據:我國化妝品品牌不下兩萬個,但是自身具備相當規模的生產能力的,不到20%。在我們的想象中,那一瓶瓶被包裝得如此精致的化妝品似乎都應該從纖塵不染的、到處是我們看不懂的精良儀器的生產線上出來,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好吧,目前并沒有出臺相關法律禁止OEM,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貼牌化妝品的質量令人擔憂,也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國際OEM合作促進中心研究員周春兵早就說過,按照中國目前的化妝品銷售額增長趨勢來看,中國很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OEM基地,換句話說,屆時不少人膜拜的那些化妝品中的大牌也有可能
所以,對于護膚品的選擇,只能依賴商家的宜傳和大眾的口碑。在此我可以武斷一點肯定地說:至少85%以上的女性不會給予非品牌的化妝品信任感,但是,當你知道你看不上的那些藉藉無名的瓶瓶罐罐其實和你經常購買的品牌都來自一個工廠時,你會作何感想?“放下身段”來找OEM工廠。“放下身段”就意味著也很有可能放下對質量的嚴格把控和要求,并非我對OEM工廠有什么“血統”上的偏見,而是貼牌貨的質量的確令人憂心——目前國際質量標準的最新認證體系是ISO9001:2000,你可以上網查一下,有幾家生產廠家能夠達到這個標準?更不要說有些品牌因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找來那些費用低廉、連起碼的衛生條件都不具備的小作坊來制造貼牌產品了。某個具備相當規模的美容產品零售連鎖店,自家品牌問題多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質量也一直不穩定,究其原因,正是因為該品牌自身根本沒有生產能力,它所銷售的所有自家的產品都是貼牌貨。
另外,奉上八卦一則,僅供參考:某日聚會,飯桌上認識了一位化妝品的經銷商,他熱情洋溢地向我推薦了一種不太知名的護膚品,也許是我臉上不以為然的表情刺激了他,他說:“別看這種面霜沒有什么名氣,我跟你講,它跟xx×那個牌子的面霜都是一個媽生的。”據他所說,這家工廠規模雖不大,卻接過好幾個品牌的單子,他方才推薦的那款面霜成分和那個委托該廠生產的國內某知名品牌的主打產品面霜完全一樣,但是價格卻不到該款面霜的三分之一。他還說,現在那家OEM漸漸做大了,還在和某個二線明星談,要做廣告,請她做他推薦的這種面霜的品牌代言人。我們對于品牌的信任(或者說是迷信)就是這樣一點點被剝掉的。
注意國家質監局發布的不合格化妝品名單。另外,強大的網絡不時會有人爆內幕,至于可信度就看你自己的甄別能力和判斷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