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在世界上排名第五,即世界上第五長河。眾所周知,黃河發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是真正的源頭到底是哪兒,關于這個問題存在很多爭論。
黃河的源頭在什么地方呢?歷史上關于黃河源頭的記載主要有三個:一是《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導河積石,至于龍門”,這里的“積石”指的是現在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這個地方距離黃河的發源有一段距離;二是《山海經》《爾雅》的記載,說黃河發源于昆侖山;三是《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說“黃河發源于于聞,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岀為河源”。這三種說法都不確切。
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幾次認真的考察后,終于確定了黃河真正的源頭。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是黃河上游河段的三條支流°扎曲是最北部的一條支流,發源于查哈西拉山,河長7萬米,這條河流的河道比較窄,支流也少,所以水量不足,常年大部分時間處于斷流狀態。
約古宗列曲在星宿海西,這條支流的水發源于約古宗列盆地西南角,水量也不多。卡日曲是南部的支流,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這里有5處泉水從谷中涌出來,河水豐沛,常年有水。然后通過比較這三條支流的總長度、流域面積、流量等,最終,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確定了黃河真正的源頭一一卡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