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痔患者會在每年的春、秋季節發作,出現肛門疼痛,墜脹不適,大便下血等癥狀,那么為什么春秋容易患痔。
從中醫學的角度分析,認為風為春季的主氣,風者,善行而數變,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傷陰液,若風邪客于腸道,則可致腸風下血,其色鮮紅,點滴而下或呈噴射狀,且時發時止:風邪傷肺,可使肺氣宜肅功能失常,出現咳喘,而肺與大腸相表里,繼而可產生脫肛等。
秋季為燥邪侵襲的氣候,秋天,其天氣不斷斂肅,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濡潤,人體調節功能失常則會出現大便干結、便秘,而誘發痔:燥邪主秋,易傷膝,肺與大腸相表里,故可出現肛門皸裂、疼痛的肺燥腸閉癥。
另外,秋為長夏之后;夏季之濕濁之氣客于腸間而發于秋多泄瀉、腸炎等,所以春秋季節痔多發,患者應注意避免受風邪和秋燥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