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習慣在夜間吃食,因此在自然環境下,一般會在夜晚出來覓食,但在產卵期和生長旺盛期白天也攝食。產卵期的親鰍比平時攝食量大,雌鰍比雄鰍攝餌多。在人工養殖時,經過馴養后也可改為白天攝食。水溫低于109或高于30°C時停止攝食。無論是幼鰍,還是成鰍.對于光的照射都沒有明顯的趨避反應。
泥鰍的吃食有四大特點:一是泥鰍的吃食量比較大,而且比較貪食;二是隨著泥鰍個體的增大,泥鰍一次吃飽的時間會逐漸延長,而一次飽食量占體重的百分比卻不斷下降;三是泥鰍對動物性餌料和植物性餌料的消化利用能力不同,總的來說,其對動物性餌料的消化利用能力要比植物性餌料快得多.相關的研究表明,泥鰍對浮萍的消化利用速度最慢,需7小時左右,而對蚯蚓的消化利用能力較快,只需4小時左右。
因此我們在養殖泥鰍時,應盡可能地投喂動物性餌料或含動物蛋白較高的顆粒飼料;四是泥鰍在一晝夜中有兩個吃食高峰期,一個在早上的7?10時,另一個在下午的16?18時,而在清晨的5時左右則有一個明顯的吃食低潮,更重要的是,下午的吃食高峰期是最主要的,吃食量約占整天食量的70%,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在傍晚時投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