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缺氧環境能長大嗎?泥鰍比一般魚類更耐低氧,它除了用鮑呼吸外,腸和皮膚也有呼吸作用。用腸呼吸是泥鰍特有的生理現象,其腸呼吸量可占全部呼吸量的1/3以上。
泥鰍腸管直,腸壁薄,腸壁血管豐富、分布廣,具有輔助呼吸、進行氣體交換的功能。當水溫上升或氣候驟變、大雨來臨之前水中缺氧時,泥鰍就會垂直游到水面吞吸空氣,下沉時發出身體擊打水面的聲音。吞咽后的空氣在腸管內進行氣體交換,氧氣被泥鰍各器官組織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及多余的廢氣則由肛門排岀,所以泥鰍能適應底層靜水體的缺氧環境。如果水干涸或者冬季則鉆入淤泥中,靠濕潤的環境行腸道呼吸,可長期維持生命。
泥嫩對缺氧環境的耐受力,遠勝于其他的養殖魚類。因此,泥鰍是一種增產潛力很大的養殖魚種,它適合于高密度養殖,且在運輸過程不致因缺氧而死亡。據密封裝置實驗,在水溫24?5°C時,泥鰍幼魚在水中溶解氧低到0?48毫克/升時才開始死亡,泥鰍成魚在水中溶解氧低到0?24毫克/升時才開始死亡。池養情況下,缺氧時泥鰍會游至水面吞食空氣,進行腸呼吸,因而,即使溶解氧低于0?16毫克/升,仍可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