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將這個概念根植于我們認知中的當然是電視廣告,能將它宣傳到一個極致則應該歸功于那些網上賣家和那一部分咋咋呼呼的買家。在某個號稱“純天然植物成分”的護膚品美輪美奐的圖片下面,是賣家洋洋灑灑精心描述的大段文案,其中還引用了許多買家的淘寶體評價:
“這個產品真是純天然的,我是敏感性皮膚呢,用了覺得非常溫和哦。”
但是如果你跟一個認真嚴謹的皮膚科醫師討論“純天然植物成分的護膚品”,他一定會告訴你,根本不存在你說的這個東東。我們打開任意一種面霜,觀其形,嗅其味——如果它真的如宜傳中所說的“純天然”,那么它是怎樣制成這種雪白的膏體或者是透明啫喱狀的?哪一種純植物成分會散發人工痕跡如此重的香精味道?“滋潤、抗過敏”,但實際上,蘆薈成分的含量必須達到產品總量的5%以上,才能使之真的具備抗過敏的功效。如果真的做到這一點,蘆薈產品的價格絕不止你現在花出去的這點銀子。
《信息時報》里登載過廣東日化商會秘書長余雪玲的一句話:“化妝品的本質就是一個化學品。”瞧人家這話多么干脆!
好吧,我知道你會問另外一個讓姑娘們糾結的問題:植物醫生護膚品怎么樣?那些自然,還會有姑娘掙扎著說:有可能那些化學成分的含量只是極少一部分。對這類商業宜傳的可愛的信徒們,雖然我很尊重你們撒出去的大把鈔票和什么都敢往臉上招呼的精神,但是我還是不得不告訴你們:一款護膚品里,所謂植物萃取成分(在某些護膚品的商業文案中甚至將它們作為唯一的賣點來宣傳)其實很少。以一些宣稱是“蘆薈系列”的護膚品為例,其實其中絕大部分都應該改名為“蘆薈香”系列,令你神清氣爽的那股蘆薈的味道,其實只是萬能的人工合成香精而已,蘆薈系列產品的賣點是歐美發達國家制造的大牌化妝品,在這方面是不是更值得信任?秉承著對國貨從不偏袒的態度,我的回答是:
“不。”現如今,國內那些廣告中經常采用“某研究中心證明”的手法已被普遍認為是大忽悠,但鮮有人知的是,國外的大品牌同樣精于此道,并且,曾有報道指出某款以“純植物”著稱的洋品牌護膚品被發現其真正的植物成分含量連十萬分之一都不到。你看,真相就是這么殘酷。
為什么“純天然植物成分”能大行其道?這恐怕還是要從化妝品的成分標注上說起。2009年10月1日起,我國出臺了規定,要求化妝品必須標明所有成分,進口化妝品也須加貼中文標簽標明。但時至今日,你隨便找個商場的化妝品專柜逛逛,仍然可以看到許多護膚品的外包上未注明成分,或者所標注的成分都是諸如“天然保濕因子”“植物萃取精華”一類不可名狀,只有生產商自己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的“專業術語”
既然并非純天然植物,那么,那些外包裝精致的護膚品里究竟又裝有哪些成分?以下物質,是我們所鐘愛的護膚品里起作用的成分:果酸、膠原蛋白、玻尿酸、茶樹油等下面會說到,這里暫不論。
羊毛脂:它在化妝品上的應用太廣泛了,在面霜、唇膏、香皂、洗發水、護發素當中,它都經常被使用,也被廣泛地應用于外用藥膏。這種成分來自羊毛纖維,是綿羊皮脂腺的分泌物,它不但自身具有很好的滋潤效果和滲透作用,并且能穩定水油比例。新西蘭和澳洲的“綿羊油”系列護膚品中,它是起主要作用的成分。而且它之所以被發現,是因為人們很早以前就看到澳洲天天跟羊打交道的一些工人的雙手比其他人要細嫩。
現今的羊毛脂.一般是通過羊毛蠟純化后獲得的。
維生素C、維生素E:這兩樣在食物中去獲得其實比從化妝品中攫取要容易,下面也會講到。
神經酰胺:這種成分的名字看起來很化工,字也顯得有點生僻,所以不為非專業人士熟知,即便在某種化妝品的成分表上
看到它,也只是一眼溜過去,連名字都記不全。但是這種物質卻在近年來被廣泛用于化妝品制造,并且很受各大高端化妝品品牌的鐘愛。它是一種水溶性物質,本來就存在于人體皮膚的角質層細胞中,它的一大作用是保濕和防護——避免水分散失和在皮膚受到來自外界刺激時起到保護作用。如果外用的話,它的滲透性也是很強的,能夠迅速和角質層的水分相結合,生成網狀結構,從理論上講,這樣就等于給肌膚增加了一張鎖水保濕的防護網,并且,還有專家指出它有防止過敏和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效果。跟膠原蛋白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在皮膚中的含量會漸漸減少。以前,神經酰胺通常都是從牛腦中提取出來的,但是由于環保主義者的反對,加之“瘋牛病”的大規模爆發,人們通過研究開發,逐漸用植物性的神經酰胺代替了從動物腦中提取的神經酰胺,植物性神經酰胺的原料是大米、玉米和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魔芋,這樣一來,原材料的成本相對降低,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
另外,它用于食品中亦有較好的美膚效果。
輔酵素:一種輔酶,抗氧化能力強,其分子結構跟維生素E很相似。在醫學上,它之所以聲名鵲起,是因為被成功運用于心臟病的治療中,不過,在護膚領城,它一樣有奇效——能阻止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大大增強細胞的活力,所以也受到化妝品行業的重視。
另外,護膚品中還可能出現膠原蛋白、熊果苷、保濕劑、乳清蛋白質等。當然,這是能“見光”的成分,不能“見光”的成分諸如鉛、汞等物質其實也會屢屢出現在一些護膚品中。
以上成分是化妝品的成分表中受到我們歡迎、能“見光”的,至于那些“見不得光”的成分諸如鉛,汞之類的,在此暫不作詳論,因為化妝品市場太復雜,哪些好哪些壞實在是辨別不過來。
根據化妝品行業里的專家說法,大可不必因為世界上并不存在“純天然植物成分護膚品”而嗟嘆,因為目前并無實例可以證實天然成分就一定比那些護膚品中化學合成的成分對皮膚更有益。
如果你的皮膚受到來自護膚品的傷害,那是因為過敏或者此種護膚品質量低劣的緣故,并非因為它不天然。這么說,受傷的
你感覺好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