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意思就是春天來了,春天開始了,立是開始的意思。
立春也常常被人們俗稱作“打春”,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或5日這兩天。當然這基本上只適用于黃河流域,再準確地說要以我國的河南省為準。我們知道,地球上大致劃分為熱、溫、寒三帶,同一時間,南北半球的季節剛好相反,二十四節氣大致是描述我國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征的。
我國疆域廣大,南北方自然景觀各異,當黑龍江的漠河還是白雪皚皚時,海南島卻是瓜果累累,鳥語花香,所以立春不適用于全中國。各地實際上進入春季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像熱帶的海南島和高寒的青藏高原的有些地區是沒有春季的。
什么是立春傳統意義上的立春代表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小草開始萌芽,柳葉開始長出。春天是希望的代表,滿懷希望的春耕開始了,南飛的燕子也要返家了,一切都顯得那么有活力,煥發勃勃生機。相關的諺語詩詞也很多:“一年之計在于春”,提醒人們好的開端是成功豐收的一半。有一句詩——春到人間草木知,這就是美好的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