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爐子里的火燒得旺的時候會發出呼呼的聲音,就像是樂隊的喇叭一樣,爐子的門也會不停地叮叮嚨喘直響,十分熱鬧。
這些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呢?爐子呼呼響究竟是因為什么呢?
我們知道,要是想讓喇叭等樂器發出聲音,是要往里面吹氣的。爐子也是一樣的道理,這些聲音是氣體進入的緣故。
又是誰在向爐子里面吹氣呢?
我們點燃爐子,里面的木柴燃燒會產生很多熱,所以爐子里的空氣就變熱了。熱氣是比冷空氣要輕的,所以會在空氣中上升。熱氣上升后會在爐子里騰出空間來,這些空間被冷空氣填補。于是冷熱空氣的交替運動就產生了氣流。
想要證明這個道理很容易,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實驗。
找幾張明信片大小的紙,把這些紙片放到爐子門邊靠近門孔的地方,然后你就會發現,紙片會一張張飄到爐子里面去。
這是為什么呢?
是氣流的力量把紙片帶到了爐子里面去,熱氣上升后冷空氣填補進爐子中,所以紙片才會被吹進去。所以沒有人向爐子里面吹氣,是氣自己跑到了爐子里面。受熱的空氣會上升,這個現象我們也很容易觀察得到。
在晴朗的日子,把點燃的蠟燭放在窗臺,你會看到火焰的影子,影子的上面有空氣升騰的熱流,這就是空氣受熱后上升的樣子。為什么火焰總是向上冒而不是向下呢,就是因為熱空氣往上跑,帶著火焰向上竄。爐子上之所以有小孔,就是為了讓空氣進去,因為沒有空氣柴是不能燃燒的。判斷一個爐子是否性能良好,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看它通風是否良好,通風性越好,爐子燒得越旺。如果想讓一個爐子的火燒小一些,就可以通過適當關閉它的氣孔的方法來解決。
科學家們發現,空氣是由很多氣體組成的,其中,大部分是氮氣和氧氣。氧氣是燃燒所必需的氣體,所以一定要有空氣才能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