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孔子學院主要教什么

                  孔子學院主要教什么?

                  簡單地說,首先,教漢語,我說的是現代漢語,也就是普通話。中國國內包括港澳都在大力推廣普通話,而且聯合國所使用的五種常用工作語言之一的漢語也是指普通話,孔子學院教的自然是普通話,它不教我的方言客家話,你的方言也不在列。漢字也會教,同理可證,教的是簡化字。關于孔子學院要不要教普通話、簡化字或方言、繁體字,有一些爭論,我不想在這里討論這么艱深晦澀的學術問題。教漢語是孔子學院最基本的職能。我在英國時,蘭卡斯特大學孔子學院的課程是作為蘭卡斯特大學的學分課程和輔修專業(漢語與中國文化的學分占學生畢業總學分的25%,之后再遞增到50%)來進行的,不是可有可無的興趣班或afterschool,是已經進入人家大學的教學體系了的。我們還有一個更宏大的終極目標,那就是辦一個漢語專業(漢語與中國文化的學分占學生畢業總學分的100%),這是在2011年孔子學院成立時的第一次理事會上寫進了孔子學院的五年規劃的。目前來看,工作進度有所延緩,但在朝著那個大方向去。

                  2020100905035026

                  其次,搞文化活動。比如春節來了,在當地辦一個小型春節晚會。孔子學院自己的資源有限,一般都是聯合當地的華人社團或者所在大學的中國學聯(全稱叫“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包括在當地留學的中國學生和進修訪學的學者)一起搞,省時省力。我在蘭卡斯特大學孔子學院當中方院長的時候,就是那么操作的。又比如端午節,我在英國是這么做的:當時英格蘭的3所(后來發展到5所)孔子學院成立了一個英格蘭西北部孔子學院聯盟,最初的意圖是一起搞搞活動,實現資源共享。端午節來了,就輪流坐莊,組織劃龍舟比賽,順便宣傳一下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哪些吃的、玩的、樂的信息,向感興趣的老外介紹一下。當時是在利物浦的一個碼頭進行的,附近有披頭士(Beatles)樂隊的一個博物館,可惜我來去匆忙,竟然沒去看。這很不好,文化交流嘛,應該是雙向的,要人家來了解我們,我們也要主動去了解人家。

                  第三,做學術交流。如果孔子學院停留在上面說的兩個層次,就太low了。這也是孔子學院受到詬病比較多的地方“孔子學院就會教點漢語、搞點中國人自己都不搞的傳統文化活動”。如果你也那么想,就錯了。相信很多做語言學研究的人都知道世界著名語言學家GeoffreyLeech,拿蘭卡斯特大學孔子學院來說,剛一成立,他就發動他們語言學系的知名教授們,成立^FriendsofConfuciusInstitute,—來是支持孔子學院,二來是想通過孔子學院這個平臺,把蘭卡斯特做中國研究的學者聯合起來。Leech教授還專門帶領語言學系的大牌教授們,在蘭卡斯特鎮里請我們孔子學院的所有工作人員吃了一頓飯。后來,又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我們見識了他浩瀚的藏書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類價值連城的文物。大學層面也反應迅速,隨后就借孔子學院之勢,成立了"ChinaGroup",這個"Group"的學者們來自管理學院、環境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科學技術學院等不同的學院。不幸的是,Leech教授在2014年溢然長逝,我與他老人家再無相見之緣。

                  第四,推動中外兩校、兩個城市乃至兩個國家的交流合作。說實話,辦一個孔子學院是很費勁、很累人的,尤其對非文科類高校來說。我們華南理工大學的第一所孔子學院——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從2005年謀劃到籌備到2011年揭牌,前前后后花了6年多的時間。大家吃飽了撐的沒事干么,非得辦孔子學院?當然不是。我們是希望借孔子學院這個平臺,推進學校與蘭卡斯特大學的全方位合作,包括學生交換、教授交流、科研合作甚至社會服務等,華南理工大學的工商管理學院、環境學院、法學院都和對方建立了多方面的交流合作關系。這樣,中國高校的國際化才能更快更好地推進。恕我直言,和搞了數百年的西方高等教育相比,我們國內高校的國際化進程只會太慢,不會太快;只會太少,不會太多。孔子學院推動中外兩個城市乃至兩個國家的交流合作,留到后面再說。

                  所以,看看孔子學院是干什么的,你就知道,孔子學院不是教孔子思想的,中國國內也沒有孔子學院。孑L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把孔子學院定位為中外“綜合文化交流平臺”,我個人認為很準確、靠譜。

                   

                  (1)
                  上一篇 2020年10月9日 12:13
                  下一篇 2020年10月9日 13:06

                  相關推薦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