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旗是什么意思:酒旗也可以叫作酒望、酒簾、青旗、錦篩等。酒旗在我國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最傳統的廣告形式。據《韓非子》中記載:“宋人有沽酒者……懸幟甚高。”其中“幟”就是指酒旗。
在古代,人們使用酒旗一般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酒旗就相當于現在的招牌、燈箱或霓虹燈之類。那么酒旗一般放在什么位置呢?古代店家在酒旗寫上自家店的字號后,會把它懸掛在自家的店鋪上面,也可能會掛在屋頂房前,也有可能立一根望桿,把酒旗綁在上面,迎風飄揚,達到吸引顧客的目的。
還有的店家直接在酒旗上寫明了自己的經營模式、售賣數量等內容,可以讓顧客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這家店經營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比如大家喜歡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武松打虎那一段故事,武松打虎之前所進的那家店的招旗上就寫著“三碗不過岡”的文字,用來吸引顧客的到來。
除此之外,酒旗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酒旗的升降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它標志著店家是否有酒以及是否營業。每天清晨,店家如果把酒旗高高懸掛,那就表示開始營業,店家有酒可以岀售;如果收起了酒旗,那就說明店中的酒已經賣完T,預示著你要到別的酒家喝酒了。如《東京夢華錄》里說:“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其中,“望子”就是酒旗。歸根到底,酒旗就是一種廣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