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手術后注意事項:
- 關于術后發熱
無菌手術后一般容易出現吸收熱,體溫在37.5?38.5七波動.為輕中度發熱。吸收熱是由于無菌性抗原抗體復合物以及手術應激導致的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發熱,并非感染性發熱,故不要過于緊張,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通常3天內會自動消失。
- 關于術后體位
乳腺癌的手術通常采用的是全身麻醉,手術結束后,患者應在復蘇室觀察,待蘇醒并確定無異常后再送入病房。一般術后6小時內須去枕平臥,頭轉向一側,以避免口腔內的分泌物吸入氣道。原則上,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即可下床活動,但由于術后當天患者插有導尿管甚至有胃管,所以一般先搖高床頭,活動四肢,待拔出導尿管后再嘗試緩慢下床活動。應注意避免下床速度過快造成體位性低血壓。
- 關于負吸引流管
乳腺癌手術后通常會在胸前及腋下放置負吸引流管,以引出皮瓣及腋窩殘留的滲血、滲液,促進切口愈合,降低感染的發生率。術后第一天通常會有較多量的滲血,兩三天后血性液體量會減少,當引流量減少至每天20?30mL,并且皮瓣貼合良好時,再由醫生判斷是否拔出負吸引流管。
- 關于皮下積液
拔除負吸引流管后,少部分患者會岀現皮下積液,這是由于皮瓣與胸壁或與腋窩間有液體積聚,造成皮瓣不能貼緊創面。少量的皮下積液一般無須處理,若積液量多,如見大范圍的皮膚隆起,觸之有波動感或漂浮感時,可于局部行穿刺,以抽出液體。
- 關于切口處理
乳腺癌手術后一般第2天換藥1次,以觀察切口情況,之后如無特殊情況,可每2?3天換藥1次。術后10?14天視切口情況(此時表皮層已基本
愈合)可予拆線。拆線1?2天后切口局部才能接觸水(如洗澡),但不可長時間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