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要做什么?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當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和白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樹上懸掛著五顏六色的禮物、食品和紙花。約在17世紀后,又以燭光或燈光作裝飾,象征著耶穌是世界之光。各教堂可根據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時農村山鄉教會利用松柏等長青樹枝葉等扎成花環進行布置。有些農村教會在圣誕時,先把堂內墻壁粉刷一新,在墻上張貼有關圣經章節或掛歷。
圣誕節要做什么?圣臺上方掛著“普天同慶”“慶祝圣誕”等匾額。用彩紙剪成長條或做成鏈狀掛在堂內,有的用彩紙做成彩球等等。堂內裝飾沒有統一規定的模式,只為營造濃厚的節日氣氛。
目前,一些基督教會仍沿用中世紀的傳統,在教堂中掛設一些旗幟和使用圖像°這些旗幟、圖像和裝飾,有些是按教會年的節期而更換,顏色也有變化。常用的顏色有綠、紫、紅、白、黑五種,代表著不同的節期氣氛。這些裝飾的用意,是要營造適當的崇拜氣氛,又藉各象征表記幫助信徒投入敬拜。
為紀念耶穌基督,在棕樹主日這天,教堂多以棕枝為裝飾,有時信徒還手持棕枝(或松柏枝)繞教堂一周,以象征當年門徒跟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有些教堂在這天主日禮拜時,唱詩班右手擎棕樹枝,列隊入堂?信眾唱有關棕樹主日的詩,牧師講有關棕樹主日的道。
在受難節時,教堂一般不設鮮花而飾以黑布。有些禮拜堂撤去圣臺上的鮮花,把圣臺上的十字架披上黑紗,牧師主領禮拜時戴黑圣帶,這一切都可由各堂自己決定,不求一律。
為感恩節準備,教會在節前一個多月,通知會友準備唱詩、舞蹈等,到前一個禮拜時,再通知做具體準備,如秋天的各種農副產品、瓜果等,到節日時從家帶來,節日這天教堂要做一些布置,如掛一些葡萄等秋收的裝飾物,要寫上會標等,教會工作人員要把信徒拿來的農產品擺在臺前,有的教會還要裝飾成藝術品。中心在表達向神的感恩,以此來榮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