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禮拜是在主基督復活的日子,又在整個基督教崇拜中的有著特殊地位,因此要求信徒必須嚴肅認真地遵循行事規矩。
- 保持肅靜。在基督教崇拜中,“靜”是一種普遍的規定。靜與敬畏有著密切關聯,指出:“惟耶和華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他面前肅敬靜默。”德國魯道夫、?奧托在其名著《論神圣》中寫道:“這不是在上帝面前的啞口無聲,而是在上帝面前的等待,等待上帝的臨在,等待圣靈的降臨和話語……。靜是莊嚴、神圣和多層面的宗教操守……不但是為了’知道上帝的臨在’,更是為了大致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與上帝契合。”
- 虔誠站立。特別是在宣召時刻必須站立。這不僅表示教會馬上就要進行主日崇拜,而且還意味著信徒不久就要與神相會了
- 積極互動。讀經、啟應都表示信徒聚坐在上帝面前,通過圣經的字句和講道傾聽上帝對基督徒的講話。自從西奈山以色列人聚集敬拜上帝時起,誦讀上帝的話語就成了崇拜時的固定禮儀。到圣殿時期,經以斯拉的大力提倡,猶太人在進行會堂崇拜時開始重視對圣經經文的誦讀,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基督徒的崇拜禮儀的歷史進程中。在誦讀時,并非是單純的獨白,而且還有會眾的回應,如啟:“這是主的話。”應:“感謝上帝。”通過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體現岀上帝與信徒之間的交通。這也是信徒表達自己內心的確信,肯定其對上帝話語的愛慕和尊重的形式。
- 注重講道。這是整個禮拜的核心內容,由教牧人員或平信徒挑選一段圣經經文對信徒進行講解,講道所用的文稿稱為“講章”。這一般都會占據整個主日崇拜的大部分時間。在主日崇拜里的講道,意在于宣講基督的諸如創造、道成肉身、舍命受死、復活升天和末日降臨等的事工,并結合實際,說明如何將這些事工應用于信徒的日常生活。
5?謹守規矩。主日崇拜一般是在教堂里舉行,在來堂禮拜之前,信徒當排除一切雜務的干擾,保持一顆敬虔、謙虛和平靜的心;信徒還應該做到衣履整潔、莊重,不能只穿汗背心、超短裙、短襯褲和拖鞋進教堂;戴帽子的人,在進教堂后應將其摘掉,這表示一種對上帝的虔誠。帶小孩的信徒應該妥善安置好自己的小孩,不使其哭鬧和亂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