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行禮的目的不完全是急功近利的,不完全是企圖通過某些宗教禮儀來獲得立竿見影的現實結果(如求神藥、求子等),更主要的是為了贖罪,為了行善,并通過“信、望、愛”,以期來世能進入天堂。它表現了人類對無限和永恒的人生價值的追求。
1.鞏固和強化基督徒與耶穌基督之間的聯系。
通過基督教行禮,基督教可以使有限存在(人)和超人性存在(神)聯系并結合在一起,使人圣化,使神俗化,形成一條溝通人與神的道路。所以,禮儀有通過行動使整個人生接近于神的超越價值。人通過祈禱、獻祭這些依賴于人的行動為媒介接觸神,同時神對人作岀應答,通過這種雙向交流,強化耶穌基督實在性的感覺,增強人的宗教情感。宗教歷史學家認為,宗教禮儀例如洗禮、圣餐禮和結婚、追思等儀式,似乎純粹是崇拜的動作,其實它們是宗教能量的來源。
禮儀實踐證明,鞏固和強化信徒的宗教情感,其重要方法就是通過禮儀,使信徒同神接觸。同時,基督教禮儀通常是集體舉行的、有固定的程序,伴之以動人心弦的音樂,充滿激情的動作以及物質的祭品,使儀式更具感染力。人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大家參加一個為公共的激情所鼓舞的集會時,會有自己單獨活動時所沒有的思想感情與行動。基督教禮儀又是定期的,有周期地重復進行的,因而能鞏固信徒的宗教感情,加強對宗教的興趣。
2?充分滿足信徒的心理需要,使他們獲得信心、希望和安全感。
原始人創造宗教,根源于對異己的自然力量的依賴感、恐懼感和神秘感。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感到自身力量渺小,無能為力,懼怕自然神的懲罰,又希望獲得自然神的幫助。原始人相信,通過一定的禮儀,可以取悅于神,獲得神的庇護,緩和嚴峻的自然異己力量的壓迫,保證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安全。基督教認為,人的生命、地位、尊嚴和禍福等都源于神的恩賜。只有神能夠贖人類的罪,拯救人于水火之中,只有神才能使靈魂得以安寧;只有神才能使自己洗凈罪過而進入天國,獲得永恒的幸福。因此,人對神唯有懼怕和崇敬。人通過各種崇拜上帝的禮儀,能時時得到上帝的寬恕和恩典,使人獲得精神力量。基督教有很多禮儀活動是在人生有重大意義的時刻舉行的,例如出生、成熟、結婚、疾病、死亡等等。這被認為是使人順利地從人生的一種狀態過渡另一種狀態的必須的宗教措施。舉行了這種禮儀.人們獲得了心理上平衡,產生了精神力量。基督教禮儀看似是一種神秘活動,但正是通過這種活動,敬神感受進入人們的意識,鼓勵他們,熏陶他們,使他們的生命力更旺盛了,激情更高昂了,感覺變得更強烈了。
3?維持基督教會的社會確證性,加強個人和他所從屬的教會之間的聯系。
宗教體驗帶有個體的性質,對于任何宗教禮儀、任何參加者的個人體驗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基督教有其普遍的教義,有其共同的信仰,這些信仰通過禮儀表現出來,使之普遍化、固定化。禮儀本身對個人是對象性的東西,并具有社會的約束力。禮儀之所以是禮儀,就在于它具有超個人的權威和制約力,它是作為對個人統治的一種約束力而發生作用的。基督教禮儀不僅是個人的宗教觀表現,它始終更是一種群體行為,通過禮儀使屬于個人的宗教體驗變為大眾所共同體驗的情感,把個人的行為匯合起來,把信徒的思想、感情、希望結合起來,把教會的力量集中起來,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促進教會內部同心合意、維護社會穩定的目的。同時,禮儀也加強了信仰者與他所信仰的神之間的聯系.產生群體化的宗教情感.從而加強了個人與他所從屬的社會組織之間的聯系,鞏固和發展了群體的團契意識,并通過定期舉行的禮儀進一步加深這種共同感情,強化教會的吸引力、結合力和內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