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有多少個宗派?基督教(新教)雖然宗派眾多,但究其源流,多屬路德宗、加爾文宗、圣公宗、公理宗、浸禮宗和衛斯理宗。它們的教義、組織制度和禮儀在歷史上曾成為新教之主流,且至今信徒眾多,影響深遠,在西方,稱之為主流宗派。
(一)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
- 羅馬公教
羅馬公教音譯為加特力教,意譯公教。中國人根據明末耶穌會傳教士的翻譯,稱之為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是取自中國一句古話“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帝國在政治、社會、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影響了基督教,在其形成初期,就逐漸分成以羅馬為中心的拉丁語派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希臘語派,東西兩派因教會最高權力和教義等問題長期爭論,終至1054年由色路拉里烏斯分裂而分成天主教和東正教。西派強調自己的普世性,稱為公教。
- 希臘正教
希臘正教,原意為基督教的正統派。基督教出現后不久,就逐漸分化成以希臘語地區為中心的東派教會和以拉丁語地區為中心的西派教會。1054年,基督教東西兩派正式分裂,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大部分東派教會自稱“正教”,意為保有正統教義的
12|基督教常識
正宗教會。因為地處東方,故又稱“東正教”;因為宗教儀式使用希臘語,故又稱“希臘正教”。
- 基督新教
新教,或譯為更正教、反對教,是于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形成的基督教新宗派,其中不斷分化出的派系的統稱。也稱作抗議宗或抗羅宗。原指1529年神圣羅馬帝國舉行的帝國議會中的少數反對派,該派諸侯對于會議通過支持天主教壓制宗教改革運動各派的決議提出了強烈的抗議,后即以其泛稱宗教改革各新教派。
(二)葩新教主要宗派
1?路德宗
路德宗,又稱信義宗,是宗教改革后出現的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對以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為依據的各教會的統稱。它強調“因信稱義”,圣經的權威高于教宗;信徒憑圣經直接與上帝交通,不必通過教會神職人員作中介;不服從羅馬教宗管轄;教會的組織形式可因地制宜。路德宗于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時期出現于德國,后來主要傳布于德國北部和北歐各國。18世紀隨著德國移民傳入美國o在基督教近代傳教運動中,路德宗也傳到亞、非、拉地區。鴉片戰爭后傳入中國。
2.加爾文宗
加爾文宗,又稱長老宗、歸正宗,是基督教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加爾文的宗教思想為依據的各教會的統稱。它強調信徒因信仰而得救;圣經是信仰的唯一源泉;相信上帝預定論,即人得救
全憑上帝的預定,自己無能為力;基督只為“選民”而死;不相信圣餐中的餅酒是耶穌的肉體和血.不反對嬰兒受洗但摒棄祭臺、圣像、祭禮;主張由教徒推選長老和牧師共同治理教會。加爾文宗于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時期產生于瑞士,后來逐漸傳布到荷蘭、法國、英國、東南歐國家和北美等地。在基督教傳教運動的過程中,它又傳入亞、非、拉地區。鴉片戰爭后傳入中國。
3.安立甘宗
安立甘宗,又稱圣公宗,歐洲宗教改革時期產生于英國,是基督教主要宗派之一。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使國會通過法案,規定英國教會不受羅馬教廷管轄,國王為教會最高首腦,圣公會為英國國教。它自稱與公教、正教同為古老教會,保有使徒親自傳下來的主教制度和正統教義;支持宗教改革;在禮儀萬面承襲了羅馬天主教會的傳統,但也受到加爾文宗等教會很大影響。在英國殖民擴張活動過程中,安立甘宗逐步傳到北美、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各國。19世紀后,安立甘宗傳入中國。1949年以前,它一直是中國基督教(新教)的重要宗派。
4?衛斯理宗
衛斯理宗,又稱“循道宗”,是以該宗創始人英國約翰?衛斯理宗教思想為依據的各教會統稱。該宗于18世紀產生于英國。它提倡遵循各種道德規范;認為傳統傳教活動不足以應付現存社會問題,主張改良社會,著重在下層群眾中開展傳教活動;宣傳內心的平安喜悅即幸福。衛斯理宗主要分布于英、美、加拿大等國。鴉片戰爭后,它傳入中國,稱美以美會或監理會。1940年,中國的衛斯理宗各派系聯合為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
14|基督教常識
- 公理宗
公理宗,是基督教主要宗派之一,16世紀后期產生于英國。公理即“公眾治理”之意,主張各教堂獨立自主,由教徒公眾治理,以民主方式推選牧師;不贊成設立統一管理機構,只設聯誼性機構;各教堂體制與禮儀由該堂信徒自已決定。獨立教會由教徒群眾管理。公理宗一般堅持圣經是信仰的權威,強調個人信仰自由。它于17世紀隨著英國移民傳入北美,在英語國家影響較大。19世紀初傳入中國。
- 浸禮宗
浸禮宗,是基督教主要宗派之一,于17世紀初產生于英國和流亡于荷蘭的英國人當中。它反對給嬰兒施行洗禮,認為受洗者必須達到能夠理解受洗意義的成年期才能領受洗禮,并主張受洗者必須全身浸入水中,以象征受死埋葬而重生;強調各教堂獨立自主,不受政府或其他教會干預。浸禮宗在英國和美國的影響較大。鴉片戰爭后傳入中國。從美國南方傳來中國的教會稱作“浸信會”。
(三)中國的教派特點
20世紀以后,中國基督教進入后宗派時期,在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及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成立的背景下,經過本色化運動、三自愛國運動的改革,合為中國基督教協會,統一使用和合本圣經,形成了不分宗派的本土化正宗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