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意思是說把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敵兵。形容人在十分驚慌的情況下,容易疑神疑鬼。該成語出自《晉書?苻堅傳》記載的瀝水之戰。
草木皆兵出自哪個歷史故事?東晉時,前秦一直有呑并晉王朝的想法。當時秦王苻堅親自率領九十萬大軍
攻打晉國。晉國則派大將謝石、謝玄兩人率領八萬精兵迎戰。苻堅當時很傲慢,覺得晉軍的力量和自己的九十萬大軍相比,簡直太懸殊了,根本不把晉軍放在眼里。
可是先頭部隊首次開戰就被晉軍打敗了,此時苻堅亂了陣腳,有些害怕。他和他的弟弟苻融連夜到前線視察敵情,發現晉軍隊伍嚴整,士兵們個個士氣高昂,他們感覺晉軍駐扎的巴公山上的草木都好像全是一個個的士兵。接著瀝水一戰,秦軍徹底被晉軍打敗。苻堅的弟弟在戰亂中身亡,苻堅也受了傷,倉皇而逃,當他聽到風吹動樹木的聲音都以為是大批的敵軍又追來了呢。這就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瀝水之戰。“草木皆兵”這個成語就源于這場著名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