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屋及烏的烏指什么:“愛屋及烏”這一成語出自漢代伏勝《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意思是說喜愛一處房子,同樣也喜愛那房頂上的烏鴉。用于比喻愛一個人的同時也會關愛與其有關系的人或物。關于這個成語有一個歷史的傳說:
殷商末代,商紂王特別驕奢淫逸,昏庸無道,是出了名的昏君。“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周文王,因為得罪了紂王被關押,想盡了辦法才出獄。回到岐山(當時周的都城位于岐山)后,周文王一心想推翻商朝的統治。周文王為作戰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勢力逐漸強大。隨后,又將都城遷到了豐邑(今陜西省戶縣附近).打算向東進軍。
可是,不久周文王就死了。周文王的兒子姬發即位后令姜太公繼續擔任軍師。由于武王有兩個得力的幫手,一個是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另一個是異母弟姬爽(即召公),并且其他幾個諸侯也非常擁護武王。所以,武王正式宣布岀兵伐紂。伐紂的大軍從孟津一直向東北挺進,逼近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因為商紂王不得人心,軍隊不愿為他賣命,所以士兵們有的逃走,有的投降,有的起義,朝歌很快就被攻戰。紂王自殺,商朝滅亡,周朝建立。
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對于商朝留下來的那些權臣貴族、官宦將士如何處理以及怎樣安定大局的問題令周武王特別擔心。為此,他還和姜太公等大臣進行商議。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貴法》里曾記載:“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余胥。咸劉厥敵,使靡有余,何如?‘”意思是說,周武王戰勝了殷商,召見姜太公,問道:“該怎樣處置商朝留下的人呢?”太公回答說:“我聽說,如果愛那個人,那么就連同他屋上的烏鴉一起愛;如果憎恨那個人,就憎恨一起奪來的他的所有仆從家吏。把他們全部殺盡,殺得一個不留,您覺得怎么樣?”因為這一個傳說就產生了“愛屋及烏”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