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草銜環”是“結草”和“銜環”兩個典故的統稱。結草銜環成語故事“結草”的典故見于《左傳?宣公十五年》。據書中記載,晉國大夫魏武子有個十分寵幸的妾,名叫祖姬。魏武子曾多次叮囑兒子魏顆,自己死后,一定要給祖姬尋個好人家嫁岀去。后來,魏武子患了重病,臥床不起,臨終之時讓他的兒子在他死后把祖姬殉葬。
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顆按照父親最初的囑托,給祖姬選了一個好人家,嫁了出去。公元前594年,秦國岀兵伐晉,魏顆被封為統帥與秦國大將杜回交戰。二人激戰之時,出現一位老者,使用葉草編織的繩子將杜回絆倒。魏顆趁機俘虜了杜回,晉軍大獲全勝。當晚,魏顆夢見白天那位結草相助的老者,老人對他說,他是祖姬的父親,為了報答魏顆對祖姬的救命之恩,特化作草繩來助魏顆一臂之力。
關于“銜環”的典故,《后漢書?楊震傳》中載道:楊震父親楊寶年幼的時候,曾在華陰山救了一只受傷的黃雀,并將它帶回家,每天都用黃花喂養。黃雀傷愈離去的那天深夜,楊寶夢見一位身著黃衣的小童對他說:“我乃西王母手下的侍童,幸得先生仁義相救,才得以保全了性命。”然后贈給楊寶四枚白環,說道:“此環可保恩公世代子孫身居高職,而且清廉從政。”果然楊寶的后世子孫個個剛正不阿,為官清廉。后來人們將這兩個典故合并,用“結草銜環”泛指受到別人的恩惠后,懂得知恩圖報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