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在山東省境內。但丈人為什么叫泰山大人呢?這里面有個歷史典故。
唐朝玄宗的時候,有一年唐玄宗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命令一個叫張說的人擔任封禪使,全權負責泰山封禪的相關事宜。張說當時擔任丞相之職,可謂是位高權重,位極人臣。因為按照傳統的習慣,凡是有幸跟隨皇帝到泰山參加封禪的官員,除了三公外,都可以再晉升一級,這么便宜的事情,張說就帶上了自己的女婿鄭鎰。
本來按照常理,這點私心尚可理解,可是張說太大膽,竟然給自己的女婿連升了四級,短短的時間內,鄭鎰從區區的九品芝麻官升到了五品官,著大紅官服,一時春風得意,趾高氣揚。這么明目張膽的任人唯親,實在令人氣憤,朝堂上對這件事情也是議論紛紛。
最后唐玄宗也知道了,就質問張說關于此事的詳細情況,張說任人唯親,濫用職權,自然是做賊心虛,不敢作聲。這個時候,旁邊一個對此事的來龍去脈都非常清楚的人說:“此乃泰山之力也。”這真是個巧妙的回答,一語雙關,既暗指泰山封禪這件事本身,也暗指張說本人。此事一時傳為笑談。
此后,人們便把妻子的父親稱作“泰山”,泰山同時又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中的“東岳”,所以妻父也被稱作“岳父”。其實唐朝以前人們把妻子的父親稱作“舅”或者“婦翁”,唐代以后就是現在這樣的稱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