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用桃李形容學生:“桃李滿天下”就是指老師的學生比較多。其中“桃李”指的就是學生。“桃李”一詞來源于魏國一位名叫子質的大臣的故事。
據《韓詩外傳》記載,春秋時期,魏國有一位叫子質的大臣因得罪魏文侯而丟了官職。后來,他一個人來到京城并結交了一個名叫簡子的人。他就向簡子訴苦,說自己曾經栽培的人才在自己處于困境的時候不愿意幫助自己。簡子就笑著告訴子質說:“如果在春天種上桃樹和李樹,夏天就能在樹下乘涼,到了秋天,還有果實可以吃。
但是,如果春天種下的是漠藜,夏天不但不能乘涼,秋天還會長出刺來扎人。所以,君子在培養人才時,一定要像選擇樹種一樣,選好對象,然后再培養呀!”后來人們就把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叫作“桃李”。因為學生就是教師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所以人們就用“桃李”代指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