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是幾歲:唐代大詩人杜甫曾經在《曲江二首》吟詠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就是人生苦短,自古以來能活到七十歲的人十分稀少。“古稀”其實就是古來稀少、而今也不多的含義。杜甫的這首詩就是把古稀看作七十歲的最早記錄。
明朝時期,杜甫的這首詩被著名的書畫家唐寅讀到了,唐寅已經過了“古稀”,于是就發出了感嘆,突發靈感填了一首新詩:“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間止(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過了。算來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這首詩表達了唐伯虎雖然活過了“古稀”的年齡,但是自己并沒有多么大的成就,所以依然感嘆人生苦短。
據史書記載,古時能夠活過“古稀”的老人的確很少,尤其是那些箸名的詩人或者是大學問家,活到七十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生活質量和醫療水平也隨之提高,人們的壽命長度也增加了。比如一些超過七十歲的名家有著名書畫家鄭板橋、《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等。后來,人們就用“古稀”指代七十歲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