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稱呼出家的人為“法師”,是一種尊稱。古代的時候稱呼女子出家為尼姑是怎么回事呢?
尼姑名字的由來:古代尼姑指的是那些歸入佛門,受持具足戒的女子。尼姑是中國人對出家女子的一種俗稱,并不符合佛制的要求。印度用尼音代表女性,其中有尊貴的含義,而不僅僅限于佛教的岀家女性單獨使用°對于佛教出家的女性,小的叫沙彌尼,大的叫比丘尼。
在中國,將未岀嫁的處女稱為姑,所以把佛教的沙彌尼及比丘尼稱為尼姑,這里還沒有貶義的意思,所以在《傳燈錄》中,佛門大德常把師姑稱為尼姑;但是明朝陶宗儀的《輟耕錄》中,尼姑已經被列在三姑六婆之中,這時就有輕賤的意思了。自從尼姑有了貶義的意思之后,出家的女眾姐妹們就不樂意別人當面稱呼自己為尼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