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胡攪蠻纏:我們的國家簡稱中國,或叫中華,“中”這個字在我們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上可謂是意義深遠。我國最初的夏、商、周三代基本都在黃河中下游建國,受時代局限,人們錯誤地以為自己就處在天地的中央,最文明、最富足,用一種蔑視的眼光看待四周的眾多少數民族,把他們生活的地區看作是不懂禮教和文明的化外之地,并把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少數民族統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后來,北狄也習慣上被中原人叫作北胡,而把自己稱作華夏。從字面上我們就可以看岀華夏這個詞比蠻夷好聽多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華夏怎么理解呢?“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意思就是衣服的華彩美麗稱作華,廣大遼闊的疆域和文明的禮儀是夏,可見華夏是個極美好的詞匯。再看看蠻是什么意思.野蠻、粗俗的,沒有禮儀。
但是,縱觀中國歷史,北方勇武彪悍的少數民族不止一次地入主中原。趙國的李牧大將軍長年在北部抵御匈奴;秦始皇不惜動用百萬人力物力修筑長城,防御匈奴;漢高祖劉邦有“白登之圍”的恥辱,作為大漢王朝的建立者,面對強大的匈奴也束手無策。
再后來,鮮卑族建立北魏,遷都洛陽;契丹族建立大遼國,割占北宋的幽云十六州;女真人建立金朝,靖康之變,掠走皇帝和大批的王室大臣,趙家天下偏安于東南一隅;蒙古族滅掉了包括南宋在內的眾多的民族和國家。
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也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而且是第二次入主中原,滿族就是歷史上建立金國的女真族,這就是為什么清朝前期叫后金的原因。
關于古時南方的少數民族,傳說中炎黃二帝兩大部落的聯軍大戰蚩尤,幾天幾夜不分勝負,最后僥幸勝利,但作為南方九黎蠻人部落首領的蚩尤被后人尊為“戰神”,和炎黃二帝一樣被尊為中華的三大人文始祖。三國時期,諸葛武侯五月渡瀘,七擒孟獲,安定南部。
綜上可以看出,在中原王朝統治階級的眼中,南北方的這些少數民族是難以統治和馴服的,讓歷代的統治階級大傷腦筋,所以才有了“胡攪蠻纏”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