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意思:“染指”一詞是用來比喻獲取非法的利益。這個詞和食指是有一定的關系的。
在《左傳》中有記載,說鄭國的公子宋的手指和一般人的不一樣,有特異功能。他每次吃食物的時候,食指就會有反應,而且動作幅度比較大,這時就對他有一定的提示。
據說有一次,他吃飯時手指一直動個不停,結果他就被皇上召進宮中,一上朝就看見有一個特別大的大竜被綁在堂柱上。鄭靈公知道公子宋的手指有預知食物的本領,所以故意不給他吃竄的肉,而其他在場的官員都得到了這樣的美食。所以公子宋就非常不高興,徑直向鄭靈公的方向走去,將手指伸進鼎中,嘗了一下味道,就立刻出去了。
這下惹怒了鄭靈公,他覺得公子宋非常不懂得君臣之禮,當著眾人的面對自己不尊,就揚言要將公子宋從嚴治罪。誰知公子宋比鄭靈公早了一步,將鄭靈公殺了。這件事情導致了鄭國的內亂,公子宋也死于戰亂之中,歸根到底還是他的嘴饞惹的禍。
“染指”一詞是從這樣一個故事得來的,起初是指為了嘗到美食,后來的人們就把染指比喻對什么有非分的想法或者是企圖要參與到某件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