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體總是處在一個能量代謝的動態平衡之中:從食物中攝取能量,然后消耗在維持生理功能(包括體力活動)上。人體有一套非常精細的調節機制,使得能量的攝取和消耗達到平衡,從而保持體重不變。
能量代謝的影響因素:一個成年人每年平均進食能量800000千卡。如果多吃5%,就會增加體重5.7kgo如果能量的攝取多于消耗,而且持續較長時間后,多余的能量就在體內轉化成脂肪,于是就形成了肥胖。這種代謝平衡失調可從兩方面發生:能量攝取過多;能量消耗過少。
肥胖者進食過多的原因很復雜,包括心理、社會、神經、內分泌等各個方面,而且主要是通過前面談到的傳入信號而影響到食欲與進食。其中瘦素很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已經知道在老鼠身上如果設法不讓瘦素產生,或是讓瘦素受體(也就是瘦素的作用部位)對瘦素不起反應,都可以產生顯著的肥胖。
在肥胖的人群中,發現絕大部分都有瘦素的水平增高,而且瘦素水平和肥胖的程度成正比,一些重度肥胖者的瘦素結構還有改變,所以推測肥胖者的瘦素受體(也就是瘦素的作用部位)對瘦素不起反應,就像胰島素抵抗一樣,存在著瘦素抵抗,從而造成進食過多,引起肥胖。至于肥胖者能量消耗過少,則主要是因為體力活動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