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就是要消除多余的脂肪,塑造苗條勻稱的身材,所以減肥當然是以“減”字為宗旨,“減法”才應該是正確之道呀,怎么會有減肥用加法的說法呢?當然可以有。
怎么樣減肥:通常我們采用吃減肥藥、節食、運動、抽脂等方法減輕體重,這些確實都是“減法”。但是一味地強調“減法”,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將健康一起減掉了,體重容易反彈不說,更糟的是失去了原本的生機與活力。那么,“加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實,這是從中醫的角度說的.是要用中醫的“加法”來達到科學瘦身的目的。
中醫認為,肥胖的病機是本虛標實,如明代醫家張景岳講:肥人“何以反為氣虛……故肥人多氣虛”(《景岳全書》),還有“肥人多痰,乃氣虛也……”(清?陳士鐸《石室秘錄》)。肥胖是由于氣虛、脾虛導致運化、輸布失司,升降失常,津液輸布障礙,水濕不化,濕聚生痰,痰濕內壅,脂濁蓄聚而成。故肥人以氣虛、脾虛為本,痰、濕、瘀為標,調治肥胖自然就當以健脾益氣、溫化痰濕、行氣化瘀為法。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減肥的手段問題。比如通過腹瀉為手段的減肥藥,從中醫角度看,多為寒涼,患者服用后必傷損脾氣,中氣大虛。初期以泄為主易瘦,但脾陽受挫,脾虛失健,水谷津液運化失職,集聚為膏脂痰濁,故其后反易肥胖,這也是為什么減肥藥容易反彈的原因。
再如毫無節制的節食也不可取,長期節食會導致蛋白質缺乏引起身體浮腫、貧血、軟弱無力、月經不調等。此外,節食還會使得大腦神經中樞紊亂,導致機體激素分泌紊亂,從而出現閉經、不孕等癥狀,同時也會導致神經性厭食癥的發生。這些都是過度“減法”引發的問題,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減掉了臟腑組織的正常功能,得不償失。
說到這里,我們是不是已經明白,減肥不僅要減掉肥膘,還要提高脾胃的運化能力、提高機體的正氣了呢?從中醫的角度出發,治療時化痰祛濕、活血消脂相當于減法治標,而健脾益氣是針對本虛的“加法”,是要把已經虛掉的正氣加回來。
因此,我們提出了減肥也可以用“加法”。這里加法指的是針對肥胖“虛”的本質,用一些益氣溫陽、健脾和胃的藥物,如黃英、茯苓、白術、肉桂等。這樣以“加法”為基礎的標本同治之法與單純使用“減法”的治標之法相比,才是更健康的減肥之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