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線療法起源于我國20世紀60年代,是在針灸理論的指導下,將醫用腸線埋入相應穴位而產生一系列治療效應的方法,各地醫院針灸科均有開展。其基本原理是羊腸線埋入后異體蛋白刺激的效應及埋線時針眼及皮下少量岀血或滲血產生的刺激,共同形成一種復雜而持久的治療作用。埋線穴位基本同于針刺減肥穴位,效果也大致相當。
穴位埋線一方面抑制了患者亢進的食欲,同時也抑制了患者亢進的胃腸消化吸收,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入。另一方面它可以刺激患者遲鈍的自主神經(交感神經),使其功能活躍,增加能量消耗,促進體內脂肪分解。
所以穴位埋線減掉的是人體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保證減肥過程中人體的健康和精力的旺盛,且反彈率極低,這是穴位埋線減肥最大的優點。現在醫院多采用一次性埋線器,痛苦量小,治療時的不適感基本和肌內注射相當。1?2周進行埋線一次,治療頻次比針灸減肥要少,適合工作緊張的上班族。
針灸埋線減肥的危害:
- 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醫生和患者之間取得密切配合。
- 治療時同一個穴位短期內不能反復重復使用。
- 埋線3天內最好不要洗澡。
- 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發生,頭號腸線埋在皮下要有一定深度。
- 埋線減肥根據不同部位選擇埋線的角度和深度,防止傷及內臟、脊髓、大血管和神經,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 埋線減肥后要適當活動,注意休息和保養。合理膳食,遠離激素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