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發性肥胖
原發性肥胖癥:該類肥胖又稱為單純性肥胖,無明顯病因可查,僅僅由于體內脂肪蓄積過多,超過一定比例,造成對人體的損害。肥胖是臨床上的主要表現,無明顯神經、內分泌系統形態和功能改變,但伴有脂肪、糖代謝調節過程障礙。此類肥胖最為常見,依據肥胖又可分為體質性肥胖和營養性肥胖。
- 倆質性肥胖
這類肥胖一般幼年起病,是由于脂肪細胞增多所致,與25歲以前的營養過度有關。該型肥胖一般都有家族史,自出生半歲左右起因營養過剩肥胖直至成年;該類型肥胖為全身均勻分布,脂肪細胞增多且肥大;限制飲食及加強運動療效并不太好,對胰島素較不敏感。
- 營養性肥胖
這類肥胖一般成年后起病,亦稱獲得性肥胖或外源性肥胖,多由于20?25歲以后營養過度,攝取熱量超過機體各種新陳代謝活動過程所需要;或由于體力活動過少,熱量消耗少而引起肥胖。主要是脂肪細胞肥大所致。該型起病一般在20?25歲,由于營養過度及遺傳因素而致肥胖;該類型肥胖以四肢肥胖為主,脂肪細胞單純肥大而無增生;飲食控制和運動的療效較好,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經治療恢復正常。體質性肥胖也可再發生獲得性肥胖,而成為混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