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增加疾病風險的原因:
傳統理論認為脂肪組織是一個通過內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徑作用的內分泌代謝活性器官,腫瘤的發生、發展可能和性激素類固醇激素的合成、生物利用度有關,還和胰島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瘦素、生長激素和致炎細胞因子的釋放、異常能量支出有關,尤其是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改變可以破壞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間的正常平衡。
(1)胰島素和胰島素生長因子與腫瘤:胰島素可以調節能量代謝,增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生物活性,刺激其形成。胰島素和胰島素生長因子對能量和氨基酸等有促進合成作用,還可以通過抑制細胞凋亡、刺激細胞的增生而起到促進腫瘤生長的作用。脂肪組織分泌的腫瘤壞死因子a、白介素等炎性因子可直接導致或加重肥胖癥相關的胰島素抵抗。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肥胖狀態導致的炎性環境從很多機制上與癌癥的發展密切相關。
2)素與腫瘤瘦素在前文中多次提到,相信您對它已經不陌生,瘦素主要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但是我們前文中同樣提到的OBR受體在外周組織中有低水平表達,該受體的表達與在外周組織引發的腫瘤有密切關系,已有不少研究證明OBR在很多癌癥中有表達,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
(3)脂聯素與腫瘤:脂聯素是由脂肪組織分泌的具有明確心血管保護作用的因子。脂聯素水平在肥胖個體中是明顯下降的,而脂聯素調控很多組織的葡萄糖和脂質代謝。不少基礎研究和流行病學研究提出脂聯素有抗腫瘤作用。肥胖者體內脂聯素的下降意味著發生腫瘤的危險性增高。
此外,肥胖成為一些腫瘤發生和發展的危險因素不僅通過生物機制途徑,而且很可能主要通過儲存在脂肪組織中的多種環境致癌物起作用,我們可以把脂肪組織想象成一個儲存脂類的容器,脂溶性環境致癌物作為誘變劑和啟動子儲存在脂肪組織里,以適當的濃度釋放到外周血中,最終在外周組織引發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