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我是寶寶的親生母親,但是我不能成為一個好母親,我要放棄做一個好母親的努力。這種想法對于一個孕婦來說簡直就是災難!如果你有這種想法的話,還不如養寵物、種花草,而不是生孩子!
當然,這只是跟你開個玩笑。在寶寶出生之前,大多數孕婦都沒有做母親的強烈愿望。但是,這并不能妨礙她們成為偉大的母親。即使在分娩后,仍然有許多人生完孩子沒有做母親的感覺,這是個人隱私,多數人不愿過多談及。本書在后面的章節里會涉及這個問題。
現在還不清楚“母親的感覺”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內涵。就像一個女性的性欲一樣,母親的直覺也不盡相同,因人而異。成為母親之前,沒有人要求你一定要有不可抑制的渴望成為母親的感覺,把地球上的孩子都看作是自己的心頭肉。“母親的感覺”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
注意到了自己周圍有寶寶或者幼兒的存在,我在懷第一個寶寶的時候就達到了這個境界;
在與一個孩子單獨相處時不至于心煩意亂;覺得孩子很可愛;每次在電視上看到尿布的廣告時能發出歡呼聲;獲悉熟人或者完全陌生的人懷孕時,能激動得熱淚盈眶;購買嬰兒服裝,即使你現在還沒有懷孕,甚至還不知道誰能使你懷孕,寶寶的爸爸應該是誰;喜歡新生兒的味道,不要自認為可能會喜歡;
給一個陌生的孩子擦鼻涕而不覺得惡心(生完孩子后13年我仍然沒有達到這種境界)。
在你的寶寶出生前,無論你達到何種階段都無所謂。在寶寶出生后,你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這種感覺不一定是具有更加強烈的母性。在我生第一個孩子之前,我從未有過強烈的做母親的愿望。在馬路上遇見孩子時,我非常平靜地從他們身邊走過,沒有欣喜若狂的感覺,在懷孕的前5個月沒有真正意識到我即將成為母親。在為未出世的寶寶選擇童車的時候,我學著如何將它折疊起來,此時此刻我才意識到自己即將為人母。
幸運的是,當我第一次把我的寶寶抱在懷里時,我腦海里發生了變化。從那時起,我不能看到哭泣、不幸的孩子,一旦看到就馬上想過去安撫,把他們逗笑。這就是母親的天性,大部分女性都是如此。有某個階段,我也感覺自己非常缺少母性,至今我也沒找到原因。這些都已經過去了,我很快就深深地愛上了我的第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