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在體內積聚脂肪的能力高于體內消耗脂肪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的結果。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處于洪荒時代的人類先祖中能較強地抵御饑荒者才可能世代延續下來。
被自然選擇留下者意味著其基因的獨特,在難得的飽餐中能更有效地將食物的能量轉化為脂肪,而發揮這種作用的特殊基因稱為“節儉型基因”。在現代社會,人們可隨時獲得豐富的食物,在這種基因的作用下會很容易因多食導致能量過度積累,引起肥胖。
近年來對“節儉型基因”還提出了另外一種解釋:在胎兒期如出現營養缺乏如子宮內營養不良的環境下,胎兒會產生適應性反應,在學術上被稱為“節儉表型”。
為了適應子宮內營養不良的環境,胎兒發育過程中會產生適應反映,引起機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和代謝的持續變化,這樣的胎兒在出生以后,若成長過程中及成年以后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物質生活豐富,飲食不能節制,則更容易出現能量積蓄、脂肪積累,從而發展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