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我們的減肥變得更簡單順暢,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不要隨便對自己下定論,要具備這樣的心理素質。之前也多次提過的,像“哎呀,我就是意志力很差”“我哪怕做了也是沒用的”“一定是我不行”等,一旦有了這些想法,減肥就會變得更困難,就算一時取得了成果,但也是難以為繼的。
像喜歡冰激凌蛋糕這種能給味覺和身心都帶來短暫歡愉的食物,并不就是說這人就是個笨蛋或者壞人……像那些很快就能看到變化的人,哪怕有時候吃了對身體健康不太有利的食物的時候,他們也不會有心理負擔,并不會懊悔不已。而與之相反,往往是那些大驚小怪習慣把自己當成傻瓜的對象更容易遇到瓶頸。像這些人,如果你想和他們聊聊關于飲食的話題,他們會害怕、逃避甚至發火,又或者是不惜說謊來應付。那是因為這樣的人自己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了傻瓜或負面教材。
心理醫生:那我們先來一起回顧一下你的飲食習慣。你每天大概都會吃哪些食物,吃多少?
咨詢者:啊.這些我一定要說嗎?我覺得只要談談我需要吃哪些東西和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項就好了啊。
心理醫生:你是不是覺得我的提問有些難以回答?那是一種什么
感覺?我是為了提供幫助才問你的啊。
還有些人覺得為難了就會發火
咨詢者:多少有點不舒服啊.好像是犯人在接受審訊一樣……心理醫生:啊.如果是那樣想.當然會不舒服了。那么你就和我說說你本人如何看待自己現有的飲食習慣?
咨詢者:當然.首先.我不喜歡自己這樣,感覺自己像個白癡一樣……
心理醫生:我充分理解你為什么會覺得我的提問很突兀。我當然不是為了嘲笑或者批判你來問這些問題的,而是想要真正地幫助你才問的。我并不是想來判斷你飲食習慣的好壞。因為這些對減肥來說沒有任何的幫助。只是我想知道你的選擇是不是適合你的身體需求而已。
在對自己對所作所為不斷地打上“對”“錯”的標簽的時候,你會越來越害怕改變。能夠促使你改變的力量首先就來自對自己的洞察,這里的洞察不是要你去評判是非對錯,而是要你足夠客觀地去認識現狀,要你靜靜地去看待客觀存在的現狀,看到它本來的樣子。如果帶著要下結論的視角去看,很容易迷失方向。所謂洞察只有在不下任何判斷的時候才能快速地完成。不是去評判自己,而是客觀地去旁觀的心態,反而能夠促進想要變化的心理。那么我們這里所謂的要達到客觀的洞察,應該做哪些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