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凍結性凍傷主要由0~10七的低溫與潮濕共同作用引起,包括凍瘡、水浸足等。凍瘡多發于肢體末端、耳緣、鼻等處。凍傷的癥狀局部先有寒冷和針刺感,皮膚蒼白,起水泡,并發感染后形成糜爛或潰瘍。
凍結性凍傷宙零度以下的低溫引起,根據復溫后不同深度創面的表現可分為三度。
- 丨度:損傷位于皮膚表皮層,皮膚紅腫、充血、發癢或刺痛,愈合后不留疤痕。
- II度:損傷達真皮層,紅腫明顯且伴有水泡,泡內為血清樣液體液,深部可出現水腫、劇痛,皮膚感覺遲鈍。
- III度:傷及皮膚全層,嚴重者還可波及肌肉甚至骨頭出現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覺喪失;傷后不易愈合,除遺有毅痕外,可有長期感覺過敏或疼痛。全身凍僵者皮膚蒼白,冰涼,發纟甘、疲乏無力。有時面部和周圍組織有水腫,神志模糊或昏迷,出現幻覺,肌肉強直,嚴重時心跳、呼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