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處理:工首先判斷是否存在骨折,弄清傷情之前切忌盲目搬動、翻動、扶起或用力按捏傷處,以免加重病情。部分骨質疏松患者在用力過猛、提重物、快速彎腰直立等情況下也可以引起骨折,需引起咼度重視。
- 確定有骨折發生后,在撥打120急救電話呼救的同時,應迅速對骨折部位逬行臨時固定。固定是骨折急救最重要的措施,即使是懷疑有骨折者也應按照骨折來處理。固定可以避免骨折斷端在搬運過程中對周圍重要的血管、神經、臟器產生損傷,還可以減少肢體活動、減輕疼痛,便于運送。
家庭可用木板上墊棉布或軟毛巾,再用繃帶、軟繩固定
固定要點是要超過傷處上下關節,輔以堅硬不易彎曲的支撐物(如木棍、雨平、樹枝等)。固定不宜過緊,以免引起肢體腫脹。對于閉合性骨折不必脫掉衣褲鞋襪,但如果肢體有明顯腫脹,可以用剪刀剪開衣物IX減輕壓迫。
- 如遇開放性骨折,應首先清理皮膚傷□內的污物。酒精消毒后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毛帀加壓包扎止血,盡快送醫院救治。
- 骨折固定后方能搬動病人。搬動動作要輕,以免牽拉、扭轉受傷部位。脊柱受傷的病人在搬運時應更加注意,應多人協作,同時托起病人頭、肩、臀和下肢,將其平移至硬的擔架或木板上。
- 如果骨折斷端戳出皮膚外,不要輕易將其復位,以免將污染物帶入傷□深處。
- 骨盆骨折時,病人宜W,用寬布條綁緊骨盆,膝關節半屈,膝下墊枕頭或衣物,以免移動。
家庭急救常識
- 在肢體骨折的愈合期,患者應積極進行功能鍛煉,以促逬骨折愈合和恢復肢體功能。骨折后的功能鍛煉根據不同的恢復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
早期:骨折后1-2周,此時骨折患肢仍處在腫脹、疼痛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功能鍛煉主要目的是消腫、防止肌肉萎縮,主要形式為肌肉的收縮和放松,可以在家屬的幫助下活動關節。
中期:骨折3~4周后,骨折處的連接基本比較穩定,此時除了進彳亍肌肉鍛煉外,可以嘗試活動骨折處兩端的關節。活動關節應注意循序漸進。
后期:骨折基本愈合后,應加強關節的鍛煉,試著恢復肢體的正常活動能力。例如下肢骨折愈合后應逐步進彳亍彳亍走甚至負重彳亍走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