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在青壯年中比較常見,由于其病程較長,加上許多患者由于癥狀輕微或自覺身體健康,對疾病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很難堅持完成正規的治療療程,導致疾病遷延不愈。每當身體免疫力低下或再次受到病毒等致病因素侵襲時,心臟將反復受到損傷,久而久之,心肌將發生不可逆轉的病理改變,轉化為心肌病。急性心肌炎急救措施:
- 提高對本病的認識與警惕。在病毒感染之后,如患者出現乏力、心悸、憋氣、面色蒼白等癥狀,要充分注意到有發生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接受必要的檢查以確診。
- 臥床休息。確診為心肌炎后,患者應立即臥床休息,避免體力消耗和心臟負擔增加,直到癥狀完全消失。充分休息對于心肌炎患者非常重要,有助于使其心臟縮小、心功能改善。過早恢復體力勞動可推遲病變恢復,甚至使病情加重。
-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對細菌、真菌、原蟲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應積極采用抗細菌、抗真菌、抗原蟲藥物治療。抗病毒藥物對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目前尚不肯定,在發病早期可以使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治療,但在疾病中后期,心肌細胞中已沒有病毒存在,所以無須抗病毒治療。
近年來采用黃民、牛磺酸、輔酶Q10等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抗病毒、調節免疫、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具有一定療效。
- 對癥治療。可酌情使用維生素C、輔酶A、三磷酸腺苜、環磷酸腺苜等改善心肌營養和心肌代謝。如果患者出現心力衰喝、心律失常等并發癥,則應對癥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