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心絞痛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穩定型心絞痛的典型表現是心前區或胸骨中上段后出現壓榨感、燒灼感、窒息感或壓迫感等不適感覺,也可以出現鈍痛、刺痛、撕裂痛等疼痛感覺。但老年心絞痛往往不典型,可麥現為上腹部痛、牙痛、手臂痛等。疼痛劇烈可以引起出汗、面色蒼白、暈厥等,甚至出現瀕臨死亡的恐懼感。
心絞痛一般持續2~3min,嚴重者可達15min。其發作次數不定,可一日發作多次,也可能數月發作一次。心絞痛可以向身體其他部位放射,稱為放射痛。例如疼痛可以向手臂、頭部、上腹部等部位放射。
加拿大心血管病學會根據引起心絞痛發作的誘發因素將其心絞痛的嚴重度分為四T等級。
I級:一般體力活動不受限制,僅在活動強度較大、活動頻率過快或持續時間過長時發生心絞痛。
II級:一般體力活動輕微受限(步行200m以上或爬樓一層以上),在快步走、飯后、寒冷或精神刺激后引起心絞痛發作。
III級:一般體力活動明顯受限,平地步彳亍200m或爬樓一層以上即引起心絞痛發作。
IV級:輕微活動或休息時都可以發生心絞痛。
宙于痛覺遲鈍,老年人心絞痛發作癥狀往往不典型。例如有的病人僅僅表現為手臂或肩膀的疼痛,或者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且伴有胃腸道癥狀。如果老年人自身就有呼吸系統疾病(如肺氣腫等),也可以表現為氣急、喘息、憋悶等癥狀,極易混淆病情,應引起重視。
不穩定型心絞痛被認為是介于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種綜合征,其表現為穩定型心絞痛癥狀加劇,發作次數增多、持續時間延長。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一種伴有潛在惡化趨勢的狀態,極易發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臨床上還有一種較為少見的心絞痛類型,即變異型心絞痛。與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心絞痛相比,變異型心絞痛幾乎都是在休息時發病,并不存在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的誘因,疼痛程度往往較重,病人難以忍受,但服用硝酸甘濁有療效。變異型心絞痛常常在每天的同一時間發作,多見于半夜或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