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心理平衡
- 熱心:即對任何事、任何人都要有一份熱心,助人為樂。一個人如能真誠地、力所能及地為社會或別人做些益事,就會受到人們的認可,這樣既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又實現了自身價值。
- 樂心:笑一笑,十年少。事實表明,絕大多數健康長壽之人都思想開朗、豁達樂觀。生活中要學會控制情緒,善于忘卻煩惱和不快。因為“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藥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 寬心: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生活中要小利不貪,小事莫計,與人交往要心胸寬廣,不計較個人得失,心寬則體健,體健則神爽。
- 忘心:即要善于忘掉氣惱憂愁等一切不利身心健康的不良情緒,要學會自我解脫,事物的發生發展像刮風下雨一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令人不快的事情發生了,氣惱悲傷也無濟于事,不如有意地將它忘掉,找些能使人開心的事情來寄托。
- 童心:即有意忘掉自己的年齡。人的生理年齡無法留住,但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是可以做到的。常言道,人老心不老,心理先老的人,自然會未老先衰,這就是所謂“相從心生,相從心滅”。
- 善心:即為人處世,寧讓人負我,我決不負人,這樣任何時候都會心地坦蕩,不驚不慮不憂。這種無愧于人無i鬼于心的處世方法,自然益于身心健康。
- 靜心:即要防止浮躁,守住清凈,尋點寂寞,修身養性。歷代的書畫大師遠遠高壽于同時代的人,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經常做到排除雜念、專心入靜。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中,忙里偷閑、靜修養心是有好處的,精神安定了,自然心平氣和、延衰防老、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