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過程中,萬一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妥善處理。常見的異常情況導致的針灸的危害有以下幾種。
- 滯針:針刺進皮后,有時遇到捻轉、提插發生困難,甚至不能將針退出者,稱為滯針。大多因受術者緊張而引起肌肉痙攣,或捻轉幅度太大以致肌纖維纏繞針身所致。對精神緊張者應解除其顧慮,放松肌肉,或在附近按摩。若因肌纖維纏繞針身,可反向捻轉,待針松動后出針。
- 彎針:進針時指力不勻,用力過猛,或進針后因強烈針感使針刺部位的肌肉急劇收縮,或留針時變動體位,均可使針身彎曲。遇到彎針,宜將針順勢拔出。如因體位變動所造成,應先恢復原來體位,然后出針。
- 斷針:多因針身銹損剝蝕,或捻轉手法太強,或滯針、彎針后處理不當,致使針身折斷,殘斷留在體內。此時要沉著、冷靜,用左手固定穴位周圍皮膚,不要移動體位,如斷端露于皮外的,可用手或鑲子拔出,如斷針深不可見,應手術取出。
- 暈針:初次接受針刺者往往由于精神過于緊張,或體質虛弱,疲勞、空腹,或針刺手法過強等原因,均易引起暈針。其表現為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心慌氣短、多汗肢冷等。出現暈針現象時,應立即全部出針,平臥,放低頭部,喝少量涼開水,休息片刻即可恢復。
- 血腫:有時皮內出血,當時應予冷敷,促使止血,數小時后可作熱敷,促使吸收。
- 刺傷重要臟器:針刺過程中或留針時出現心跳增快、氣悶、紫組等癥狀,大多是由于刺傷心、肺、腎、髓等重要臟器而引起,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針灸前如何購買和選擇針具。
1?購買針具。目前多用不銹鋼毫針,購買時要選用有較高強度和韌性,針體挺直滑利的毫針。
- 選擇針具。毫針使用前必須注意檢査,如發現有銹斑、彎曲及針尖鉤曲等現象,就不能使用,以免發生事故。另外,還應根據性別、年齡、形體的肥瘦、體質的強弱和所取月俞穴的具體部位等不同情況,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一般來說,頭面部皮薄肉少的地方,應選較短較細的毫針(如5寸長,30號針?32號針),而皮厚肉多的軀干、四肢部臉穴,則應選較長較粗的毫針(如1.5寸?2.0寸,28號針?30號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