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古代關于針灸的由來簡介,往往與伏羲氏、黃帝相聯系。說明針灸學的起源確實很早。
針灸療法在春秋戰國時已經比較普遍。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名醫,最著名的是扁鵲。有許多古代文物記錄了針灸醫術的發展進程。針灸學的發展必然導致針灸工具的改進。在金屬針出現以前,針灸是用石或骨做的。目前見到的最早古代針灸用的金屬針,是1968年河北滿城西漢劉勝墓出土的9根金銀針。針灸工具的改進還表現在針型增多和定型上。
《黃帝內經》多次提到“九針”,并對其形制和主要用途有詳細說明。“九針”分長針、圓針、鋒針等類型。“九針”的名稱和形制,后來雖有些變化,但一直被沿用了兩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