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女醫生被稱為什么?漢代的義妁,是我國史書記載的第一位女醫生,她懸壺濟世,深受群眾愛戴。相傳漢武帝得知她的醫術后,招她入宮,拜為女侍醫,專為皇太后等治病,深得太后信任。
晉代鮑姑,是名醫煉丹家葛洪之妻。相傳“艾灸”法是她發明的。
唐代的胡悟,對葬生長壽、吐納導引有獨特見解。她編繪了《黃帝內經圖》一卷,描述了人體的五臟。
宋代名醫郭敬仲的母親馮氏,醫術也很高明。一次孟太后重病,御醫治療無效,宋高宗急召馮氏入宮,馮氏只用一劑藥就治好了孟太后的病。高宗大喜,封她為安國夫人。
明代的談允賢,出身名醫世家。當時的富家眷屬生病,羞于請男醫生搭脈,聞談氏之名,都請她診治。她晚年還寫有《女醫雜言》一書傳世。
清末女名醫曾懿,治病有許多獨特的經驗。她著有《古歡室叢書》一部,內有《女學篇》、《醫學篇》、《詩詞集》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