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女人養生養顏經:《黃帝內經》中有很多篇章都涉及體質的介紹。如《素問?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靈柩?壽夭剛柔篇第六》、《靈柩?經水篇第十二》、《靈柩?五變篇第四十六》等都從不同角度詳細分析和描述了體質,雖然并沒有直接出現“體質”二字,但記載了很多與其相近的詞,如“素”、“質”、“身”、“形”等。《黃帝內經?靈柩?論痛篇第五十三》中記載著“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薄厚,理之疏密,各不同……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強調的就是體質不同,身體特征也不盡相同。《黃帝內經?素問?逆調論篇第三十四》中記載著“是人者,素腎氣勝”,這里提到的“素”就相當于我們常說的體質。
《黃帝內經獄為,臟腑大小、質地、位置和形態特征的不同是體質產生差異的基礎。在《靈柩?本藏篇第四十七》中有這樣的相關記載:“五藏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連四時,化五節者也。五藏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頗者;六府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直、緩急。”這段話意在描述各臟腑“體”的不同特征。
現今人們,因敏感多疑、焦慮不安、壓力過大等因素患上抑郁癥者數不勝數,自殺也并非罕見。其實,這些人中有很多在患上抑郁癥前便擁有了氣郁體質,嚴重的氣郁體質會導致精神障礙,表現為抑郁、焦慮不安,有些神經質。此外,氣郁體質的女性還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調、經前期綜合征,甚至罹患腫瘤等。
疾病是影響我們幸福生活的最大障礙,是生命中危害深遠的禍患,它的產生與某些病理體質是分不幵的。中醫所說的“治未病”指的就是在疾病出現苗頭前從根源上防止它,這個“根源”就是我們常談到的體質,它直接關系著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