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稱醫院叫什么?我國古代的醫院有多種多樣的形式:
- 醫療性慈善類型。春秋初期(公元前7世紀)管仲在齊國首都臨淄創建了養病院,收容聾啞人、盲人、跛足、瘋人和殘廢者進行集中療養。這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醫院萌芽之一。此后,類似醫院的社會救濟機構歷代相傳。
- 傳染病隔離類型。我國很早就認識到疾病傳染性及其隔離措施,傳染病收容所也是醫院萌芽的起源形式之一。主要有西漢的“時疫醫院”,隋唐時代的“厲人坊”。
- 寺院醫療類型。不少佛教徒以醫傳教,有的兼做醫生,到附近山上采藥。這樣患者常去求治,寺院也漸漸收治病人。
- 宮廷醫療類型。古代宮廷醫學被奉為正統醫學。我國自秦漢后歷代王朝,都設有為皇室貴族服務的醫療組織,如太醫署、太醫院、御藥院等。
- 軍事醫療類型。古代戰爭頻繁,不僅戰爭造成了大批傷病員,而且大量的人口流動也能引起各種疾病。因而,軍醫院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