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養生養顏秘方:中國古代,在沒有化妝品和保養品的年代里,宮廷中的眾美女是如何保持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呢?道理很簡單:她們都有自己獨到的美容養顏術一來源于中醫的美容養顏術。這些美容養顏術,無論是食療美容,還是針灸按摩,都是通過滋補五臟、補益氣血、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祛風清熱、涼血解毒、舒肝解郁等手段達到美容保健的目的,這便是宮廷養顏術的作用原理。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廣布于人體內部。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均由經絡系統運行到全身每個部位,若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肌膚皮毛得不到濡養,則可導致肌膚出現各種問題而影響面部容顏,如座瘡、雀斑、酒渣鼻、黃褐斑等。所以中醫美容方法中,無論內服和外用都遵循疏經通絡,活血化瘀的原則,以求得到較好的美容效果。
祛風清熱,涼血解毒
皮膚表面與外界接觸是最為密切的,所以外邪入侵首先會殃及人體的皮毛。中醫認為外感邪氣首推風、寒、暑、'濕、燥、熱“六淫”。六淫之中以風邪、熱邪對美容損害最大,且易化毒入血,使血分熾熱,導致許多“毀容”疾病的發生。因此,袪風清熱,涼血解毒是中醫美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治療原則。
益氣補血,調理陰陽
皮膚白皙、紅潤、有光澤是美麗和健康的外在體現。中醫美容可通過益氣補血,調理陰陽,活血通絡等方法達到增白嫩膚、悅澤容顏的目的。
在古代,人們就幵始了對美麗的追求,眾多醫學家的探索和研究,為后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古代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不乏塑造美麗女人的醫學經典理論,蘊含傳統中醫養顏、養生智慧,并從宏觀的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歷來備受推崇。
民以食為天,“以食養顏,吃出美麗”成為現代女性朋友渴望實現的養顏養生之道。而《黃帝內經》中所蘊含的恰恰是一種以內養外的思想,認為“飲食有常”才能保證身體健康,而“飲食不節”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所以,要想擁有健康和美麗的外表,就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生活細節入手,及時補充身體所需,均衡營養,安排好一日三餐。
健康的人體處于一種陰陽動態平衡的狀態,人體自身可以調節不平衡之處,這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黃帝內經》的核心是“天人相應”,并認為生命之基在于陰陽平衡,通過內在的調養,平衡陰陽,使人體氣血充足、經絡暢通,抵御外邪的入侵,從而收獲自然的紅潤氣色以及細嫩的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