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異反應都有哪些癥狀?有時診斷頗為困難,特別是與環砲素A腎毒性作用相鑒別。移植腎細針穿刺活檢觀察淋巴細胞數CD4/CD8單克隆組織化學染色、超聲多普勒腎血流阻力探測、放射性核素動態顯像和CsA血濃度測定等都有一定幫助;移植腎活檢常可確診。此外還應與感染、激素治療所致血壓增高;外科并發癥,如尿痿、淋巴囊腫和移植腎腎動脈狹窄等鑒別。
治療前應先確定感染或免疫抑制劑劑量調整與急性排異發生間的關系,并作相應處理。急性排異反應的常用方案為:甲基潑尼松龍(MP)480毫克/天,靜脈滴注3日,
視病情增減;常需增加嗎替麥考酚酯(MMF)用量或加用他克莫司(FK506);常加用肝素和尿激酶等抗凝溶栓治療1?2周。若治療效果不顯或系重癥急性排異反應者,宜盡早使用原位克隆(OKT3)(每日0.5毫克/千克,靜脈滴注1~2周),可使部分患者逆轉。少數患者需用血液透析(HD)或腹膜透析(PD)短期支持,以度過排異反應。如為頻發或無法控制的急性排異反應,應摘除移植腎。